购自:京东商城
豆瓣介绍: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26335638/
阅读时间:
2017.Feb
推荐指数:相当不错
作品介绍网址: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Vincent_van_Gogh
摘自自己写的读《蒋勋破解莫奈之美》:“先提提这套书,目前蒋勋共写了6本,包括:莫奈、达芬奇、梵高、米开朗基罗、德加、高更。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,以前倒是没听过这个出版公司,不过拆开塑封的时候觉得这套书真的是相当的不错。最基本的封面颗粒感印刷,到内页全彩但是又不是铜版纸,不厚重可以做笔记,不反光。我真心觉得这是一套好书。再提提蒋勋,本来入手这套书的时候还是有点担心的,早些年看过他的《孤独六感》,也算是我少数几本无法坚持读下去的书。文学不行不过看书里内容,美学蒋勋还是值得一看的。他还有一本《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》我也买了,慢慢看吧,2-3年不用买书了,清理存货,流转起来。”
梵高,太出名了,没有谁不知道他是画画的,甚至我觉得因为他离奇的生平导致其比达芬奇之类还要出名。看了书的介绍,更觉得他是一位奇才。后印象派画家,比起前印象派画家描写工业的欣喜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,他们更多的去探讨这之下人民的困苦。
梵高生于荷兰一个宗教家庭,父亲是传教士,其理想也是传教,早年其到很多穷苦的地方传教,满腔热血,甚至和旷工一起下到地底采煤矿。但这是传教士所不齿的,传教士应该是高高在上传播神的旨意的人。梵高受到家族的唾弃,在其合同满期后教派也没有和他续约,他失去了传教的工作,信仰在一定程度遭到了否定。
吃马铃薯的人:梵高早期描写穷苦人们的作品
梵高部分画作存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美术馆,“丹”是港口的意思。由于梵高一生就卖出去一幅画,所以觉得其作品反而保存的很完整和相对集中。荷兰早年被西班牙殖民,西班牙信奉天赐神权,荷兰的几百年反抗最终独立,开始了自己的朴素主义宗教信仰。
梵高是除了伦勃朗第二个画大量自画像的画家。这给解读梵高的心里有一定贡献。一个人能透视自己是非常难得的,人其实最害怕的就是自己。最出名的就是梵高割耳自画像,一反常态的惬意,仿佛从之前的纠结痛苦中挣脱出来。
梵高割耳时正与画家高更在一起住,具体可以看我写的《蒋勋破解高更之美》。梵高在高更来之前画了著名的一系列向日葵和住房,画面色彩明亮,向日葵向上的寓意又不言自明。他们甚至把钱放在一起用安排了去妓院的日程表,但是最终种种无法妥协两人分开,梵高割儿高更跑掉了。梵高说高更欲望太强去太多次妓院,高更觉得梵高太浪费染料。。。
向日葵:近距离看时,可以发现笔触是立体的,就像是立体画,更确切的说不是笔触,很多时候梵高作画直接把染料挤到画布上不用笔
梵高为高更布置的屋子:很多东西都是成双的
星空:画于1888年。我其实很喜欢这幅星空
星空:1889年,比较有名的一幅。远处现实中没有的教堂。
麦田群鸦:梵高最后的作品,他被弟弟从精神病接回修养。压抑的蓝色天空,极大的笔触,仿佛害怕错过描绘心里的这份感觉。而后他拿着轰走乌鸦的散弹枪冲自己胸口开了一枪,威力不大,弟弟急忙赶回,两天后梵高去世。
梵高喜欢日本浮世绘,喜欢中国的扇面。他在精神病院时期有大量模仿画作,上面杏花就是一幅。难以想象一位油画家精神不正常时期将东方文化理解的那么透彻。
荷兰由于处在多处交界和被殖民缘故,加上梵高为传教士,所以他通晓荷兰语、法语、英语和德语四国语言。他一生写给弟弟668封信成为解读其心里的重要资料,同时还有大量写给高更等其他画家的书信。前一阵看到书店有卖《梵高书信》的,回来可以看看。
就像耶稣不被当时人们理解一样,梵高也不被当时人们认可。在其割儿后邻居一起把他投诉关进了精神病院。其中一位女邻居活了一百多岁,那时世界已被梵高震撼,但是那位邻居依然无法认同现在人的观点,始终坚信他只是个疯子。。。耶稣如果现在再次出现,他依然还是同样的结局吧,这就是人性这就是人类。